深秋时节警惕主动脉夹层风险,这些要点很重

时间:2025/4/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众所周知,人体的主动脉作为全身最粗的血管,直接与心脏相连,一旦像轮胎一样发生“鼓包”并破裂,就意味着血液循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发生了危机险情。

自天气转凉的10月开始,主动脉“鼓包”的出现概率会出现明显上升,应当引起注意。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从心脏的左心室发出,向上、向右再向下略呈弓状,在胸腔和腹腔内分出很多相对细的动脉,为全身各处输送血液。

人体主动脉的管壁分为内膜、中膜、外膜共3层。当血液在主动脉管壁内膜的薄弱处引起破口,血液就会随之流入管壁的内外膜之间,微观上看起来就像管壁上鼓了个大包,这就造成了主动脉夹层。当主动脉夹层的鼓包撕裂,血液就会一涌而出,引起体内大出血以及休克等更严重、凶险的情况发生。一般而言,未及时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6小时内病死率将超过22.7%,24小时内超过50%,危险程度远高于脑梗和心肌梗死。

为何秋季开始,主动脉更易“生病”

据了解,经国内多项医学研究发现,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有着一定的时间规律。

首先,医院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在分析了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中14医院的多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后发现,当日均气温低于24℃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将显著增加;与气温无明显变化相比,气温下降7℃时,急性主动脉夹层风险增加1.66倍。

此外,医院研医院研究团队,医院选取了例、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每年9月至次年4月,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明显攀升。其中10月和12月的发生率最高,8月发生率最低。

不难发现,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在秋冬两季较高,这可能与气温和气压的季节性变动有关。

这些线索是识别关键

临近深秋,又到了主动脉夹层高发期,如能尽早识别相关线索,及时就医治疗,或可大幅提高生存率。

胸痛

发生主动脉夹层后,首发症状主要是胸痛,占74%~90%。

部位:前胸、后背或腹部。

疼痛特点:突发、难以忍受、撕裂样或刀割样锐痛、持续发作不缓解。

大量流汗

部分人群伴有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症状,服用镇痛药也不缓解。

胃肠道异常

主动脉夹层压迫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累及肾动脉,可有血尿、排尿困难等表现。

呵护主动脉健康,这几点千万别忽视

积极控制高血压

据了解,约有一多半主动脉夹层人群,有高血压病史。因此,定期规律监测血压尤为重要。

控压先减盐,普通人每天盐摄入量应在5克以下(约平装1个啤酒瓶盖的量),患高血压人群一般不超过3克。

警惕动脉硬化

当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就意味着动脉的中层也在同时处于老化过程中,更易出现夹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存在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动脉硬化,因此要注意控制热量摄入,多吃果蔬,增加运动量。

规避突然用力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低,如果身体上部突然大幅度扭转、伸展,主动脉受到猛烈牵拉,就可能造成管壁撕裂。因此,建议老年人起床、站起时要慢;马桶边最好安装扶手,起身时借一下力。

康小盒,是和信康自主研发的医用级可穿戴设备,在小巧灵活、便于携带的基础上,更将心电、血氧、血压、体温以及心率变异性集于一体,并已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其中,血压测量方面,康小盒采用上臂式升压测量法,测量精准度高,用户使用体验更舒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sbpo.com/jbjs/180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