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心血管系统疾病 1.动脉导管解剖闭合80%发生于 A.3个月内 B.5个月内 C.6个月内 D.9个月内 E.1岁以内 2.10个月小儿,正常心率是 A.~次/分 B.~次/分 C.~次/分 D.80~次/分 E.70~90次/分 3.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肺小动脉肌层退化 B.肺循环压力增高 C.卵圆孔关闭 D.体循环压力增高 E.动脉导管关闭 4.儿童血压的测定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 B.收缩压高于按公式测算值20mmHg为高血压 C.舒张压是收缩压的2/3 D.袖带的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4 E.儿童收缩压低于75~80mmHg为低血压 5.小儿心脏听诊可闻及生理性杂音,其特点如下,错误的是 A.位于心尖区或肺动脉瓣区 B.有震颤 C.卧位比坐位清楚 D.性质柔和,一般为1~2级 E.杂音局限不传导 6.学龄儿童正常心率是 A.~次/分 B.~次/分 C.~次/分 D.90~次/分 E.70~90次/分 7.小儿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以纠正心律失常的是 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缓 C.窦性心律不齐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室性期前收缩 8.小儿预激综合征患者最常见并发的心律失常是 A.室性心动过速 B.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颤动 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9.脉压增宽,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提示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10.关于川崎病心血管并发症,最常见的是 A.可并发心肌炎 B.可并发心包炎 C.可并发冠状动脉瘤 D.可并发全心炎 E.可并发心律失常 11.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的处理,不用 A.吗啡 B.地高辛 C.普萘洛尔 D.碳酸氢钠 E.膝胸卧位 12.法洛四联症青紫程度和出现早晚主要取决于 A.主动脉骑跨的程度 B.肺动脉狭窄的程度 C.室间隔缺损的大小 D.左心室的大小 E.右心室的大小 13.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手术禁忌证 A.右室大,肺动脉第二音增强 B.左室大,心脏杂音响亮,传导广泛 C.出现梗阻型肺动脉高压致反向分流者 D.左房大,伴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E.右房大,伴三尖瓣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14.易并发脑血栓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A.室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房间隔缺损 D.法洛四联症 E.卵圆孔未闭 15.法洛四联症患者严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 A.肺动脉狭窄的程度 B.室间隔缺损的大小 C.室间隔缺损的部位 D.主动脉骑跨的程度 E.右心室肥厚的程度 16.法洛四联症最早且主要的表现是 A.蹲踞 B.发绀 C.突然晕厥 D.杵状指(趾) E.活动耐力下降 17.3岁患儿,自幼反复患肺炎,平素食少,体弱。查体:生长发育落后,胸骨左缘第3、 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反流性杂音,胸片示肺血多,肺动脉段突出,左心室增大。最可能的 诊断为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18.2岁,多次患肺炎,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左心房、左心室大,主动脉影增宽,应诊断为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艾森曼格综合征 19.2岁患儿,自幼反复肺炎,身体瘦弱。查体:发育落后,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收缩期、 舒张期双期杂音,X线示左房、左室增大,主动脉弓增大,最可能的诊断为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20.2岁女孩,体检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一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 进,伴固定性分裂。该患儿的诊断是 A.动脉导管未闭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瓣狭窄 (21~24题共用题干) 3岁患儿,曾多次患肺炎,平时无发绀。查体: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胸骨左缘 第2肋间闻及3级粗糙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向颈部传导,有震颤,有水冲脉。 21.此患儿特别应注意的体征是 A.脉压减少 B.脉压增宽 C.下肢血压低 D.腹部血管杂音 E.三凹征 22.血流动力学改变是 A.体循环血流量增加 B.肺循环血流量增加 C.肺循环血流量减少 D.右向左分流 E.左心室舒张期容量减少 23.心电图可能的结果是 A.右心室肥厚 B.右心房肥大 C.左心室肥厚 D.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E.左束支阻滞 24.如果此患儿心尖部出现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提示 A.肺动脉高压 B.肺动脉狭窄 C.左向右分流量大 D.左向右分流量小 E.心功能不全 答案与分析 1.[答案]A [考点]动脉导管关闭 [分析]动脉导管未闭出生后10~15小时发生功能性关闭,生后3个月内80%解剖闭合。 2.[答案]B [考点]小儿心率 [分析]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年龄越小心率越快,简单记忆方法是新生儿~次/分,婴儿减少20次,为~次/分。幼儿比婴儿减少10次/分,为~次/分,学龄前再减少10次/分,为90~次/分,学龄儿童70~90次/分。 3.[答案]B [考点]新生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建立 [分析]胎儿循环时肺循环压力高,体循环压力低,血液由胎胚通过脐静脉、动脉导管、卵圆孔,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断脐带,呼吸建立(啼哭)逐渐肺小动脉肌层退化,动脉导管关闭,卵圆孔关闭,肺循环压力下降和体循环的压力增高,建立肺循环和体循环,肺动脉平均压20mmHg,体循环压力达~mmHg。 4.[答案]D [考点]儿童血压测量 [分析]儿童血压测量正确的是袖带的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20mmHg。 5.[答案]B [考点]小儿生理性杂音的特点 [分析]生理性杂音多位于心尖部或肺动脉瓣区,杂音柔和、局限,震颤与杂音响度一致,故功能性杂音响,不伴有震颤。 6.[答案]E [考点]儿童正常心率 [分析]学龄儿童窦性心率正常70~90次/分,>次/分为窦性心动过速,<6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缓。 7.[答案]D [考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物理治疗 [分析]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冰水毛巾敷面部、咽反射等方法终止。阵发性室速需用药物终止。 8.[答案]E [考点]预激综合征 [分析]预激综合征的患儿50%~90%可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可达~次/分,突发突止,婴儿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年长常感心悸、头晕、乏力等。 9.[答案]C [考点]周围血管征与先心病 [分析]脉压增快,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以及股动脉听到枪击音提示周围血管征,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10.[答案]C [考点]川崎病 [分析]川崎病是儿科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可侵犯多系统,最主要的是心血管的并发 症。可侵犯心肌、心包,但最常见侵犯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瘤。 11.[答案]B [考点]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处理 [分析]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的处理十分重要:①立即予以膝胸体位;②镇静可用吗啡;③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④纠正代谢性酸中毒;⑤严重者意识丧失可尽早氧管插管人工呼吸。不得用地高辛,因其增加心肌收缩力,加重右向左分流量,致缺氧加重。 12.[答案]B [考点]法洛四联症症状 [分析]法洛四联症出现青紫轻度和早晚主要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程度,使肺血减少,右 室压力增高,右向左分流增大,青紫加重。 13.[答案]C [考点]先心病手术禁忌证 [分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常见于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均可手术治疗,近年 还可经导管伞堵,预后好,最佳治疗年龄是学龄前。出现梗阻型肺动脉高压导致反向分流者临床出现发绀为手术禁忌证。 14.[答案]D [考点]法洛四联症合并症 [分析]法洛四联症患儿属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动脉血管氧分压低,血氧饱和度低, <85%,刺激骨髓红细胞增高,血红蛋白可高过15~20g/L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均增高,出现血液浓缩,脑血流缓慢,易产生脑血栓、脑脓肿。 15.[答案]A [考点]法洛四联症血流动力学 [分析]法洛四联症由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如、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组 成。其中决定发绀程度的是肺动脉狭窄程度。肺动脉狭窄多伴有右室流出道狭窄,或有主肺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甚至缺如,导致右心室压力高,右向左分流加重。 16.[答案]B [考点]法洛四联症临床表现 [分析]法洛四联症表现有生长发育缓慢、青紫、蹲踞现象、杵状指、晕厥、抽搐。但 法洛四联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绀,一般于生后2~6个月左右出现,逐渐明显,此时动脉导管关闭,致右向左分流加大,临床出现发绀。发绀轻重程度差异较大。缺氧发作常见于剧烈哭闹、排便、感染、贫血等诱因引起,蹲踞见于年长儿。 17.[答案]B [考点]室间隔缺损病例分析 [分析]本病例发病年龄小,3岁,自幼反复患肺炎(肺血增多),生长发育落后(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典型心脏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3级收缩期反流性杂音;胸片典型改变:肺血多肺动脉段突出,左心室增大,符合室间隔缺损诊断。鉴别:肺动脉狭窄及法洛四联症胸片肺血减少。动脉导管未闭典型心脏杂音为收缩期、舒张期连续性杂音。 18.[答案]C [考点]动脉导管未闭胸片特点 [分析]胸片主动脉影增宽是动脉导管未闭与房缺、室缺的区别,后两者主动脉结缩小。法洛四联症及艾森曼格综合征胸片右心室大。 19.[答案]C [考点]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 [分析]动脉导管未闭特点:左房、左室大;胸骨左缘第2肋间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X胸片左心大,主动脉弓增大。 20.[答案]B [考点]房间隔缺损诊断 [分析]房缺特点: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伴固定性分裂;胸片显示右心扩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舞蹈征,主动脉缩小。 21~24.[答案]21.B;22.B;23.C;24.C [考点]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分析 [分析]动脉导管未闭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肺淤血。患 者自幼反复肺炎,查体: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收缩期、舒张期双期机器样杂音,心电图和X线示左房、左室增大,当左向右分流量增大严重时,呈二尖瓣相对狭窄,出现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典型动脉导管未闭有周围血管征,表现水冲脉、血压脉压增宽≥40mmHg、股动脉枪击音。 第十三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1.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根本区别是 A.起病缓急 B.高血压程度 C.有无肾功能减退 D.肾组织病理改变 E.起病年龄、性别 2.小儿肾功能达成人水平的年龄为 A.新生儿 B.2个月 C.1岁 D.2岁 E.3岁 3.小儿可自动控制排尿的年龄约为 A.0.5岁 B.1岁 C.1.5~2岁 D.2.5岁 E.3岁 4.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与以下哪种致病菌感染有关 A.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葡萄球菌 D.草绿色链球菌 E.B组β溶血性链球菌 5.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少尿,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B.血尿,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 C.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D.血尿,少尿,水肿,蛋白尿 E.水肿,少尿,蛋白尿,高血压 6.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炎临床表现相似之处是 A.浮肿、少尿、高血压 B.中度贫血 C.肾功能迅速恶化 D.持续尿少 E.持续无尿 7.急性肾小球肾炎在病程早期突然发生惊厥,应首先考虑 A.高热惊厥 B.低钙惊厥 C.低钠惊厥 D.低血糖 E.高血压脑病 8.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常在前驱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A.1周内 B.1~3周 C.3~4周 D.2~4周 E.4~5周 9.急性肾炎严重病例发生的时间多在起病后 A.1~2天内 B.2周内 C.3周左右 D.2~3周 E.4周左右 10.全程肉眼血尿提示血尿源于 A.尿道 B.后尿道 C.肾小球 D.膀胱三角区 E.膀胱颈部 11.关于急性肾炎实验室检查不正确的是 A.尿沉渣镜检均有红细胞增多 B.早期尿白细胞可增高,并非感染 C.常有轻度贫血 D.ASO滴度与肾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E.总补体及C3补体于起病2周内明显下降 12.急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 A.局灶—节段性病变 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 C.硬化性肾炎 D.致密沉积物肾炎 E.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3.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判断 A.原发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B.泌尿系畸形与肿瘤性血尿 C.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 D.肾炎与肾病性血尿 E.感染与非感染性血尿 14.选择性蛋白尿是指 A.以大分子量的尿蛋白为主 B.以中分子量的尿蛋白为主 C.以小分子量的尿蛋白为主 D.以小、中分子量的尿蛋白为主 E.各种分子量的尿蛋白均增多 15.肉眼血尿反复发作,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 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B.狼疮性肾炎 C.IgA肾病 D.膜性肾病 E.反流性肾病 16.最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是 A.内生肌酐清除率 B.血肌酐 C.血尿素氮 D.血尿素清除率 E.菊糖清除率 17.下列哪项不符合单纯性肾病 A.大量蛋白尿 B.明显水肿 C.血胆固醇明显增高 D.多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E.暂时性氮质血症 18.肾病综合征的特征中最主要的是 A.大量蛋白尿 B.低蛋白血症 C.高胆固醇血症 D.不同程度水肿 E.血沉明显增快 19.肾炎性肾病不同于单纯性肾病的是 A.水肿明显 B.大量蛋白尿 C.血尿、高血压 D.胆固醇增高 E.血浆蛋白降低 20.慢性肾炎肾功能减退进展速度主要取决于 A.血压升高值 B.上呼吸道感染次数 C.贫血程度 D.蛋白尿程度 E.肾组织病理类型 21.小儿急性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不包括 A.心搏出量下降 B.静脉压增高 C.心脏扩大 D.肝增大 E.心率增快 22.5岁男,浮肿7天,体检有高度浮肿,血压/75mmHg,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mg,尿沉渣RBC2~3/HP,BUN5.4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炎 B.慢性肾炎 C.肾病综合征 D.肾炎性肾病 E.迁延性肾炎 23.肾病综合征患儿突然出现肉眼血尿伴腰痛,最可能的是 A.并发泌尿系感染 B.肾功能衰竭 C.肾炎性肾病 D.并发肾静脉血栓 E.病理类型转变 24.6岁女孩,因眼睑伴下肢水肿一周,咳嗽伴喘憋一天入院。查体:血压/96mmHg,半卧位,呼吸促,眼睑及双下肢肿胀,心率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双肺底部可闻及细小水泡音,肝肋下3.5cm。此患儿诊断为 A.急性肾炎 B.肺炎支原体肺炎 C.急性肾炎合并肺炎 D.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 E.急性肾炎合并循环充血 25.9岁患儿,水肿1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补体C3降低。可能的诊断是 A.单纯型肾病 B.肾炎型肾病 C.急进性肾炎 D.IgA肾病 E.膜性肾病 26.10岁女孩,因水肿、少尿7天入院。入院后病情逐渐加重,每日尿量30ml,水肿明显,精神差,呼吸深长,经治疗4周仍不缓解,临床考虑为急进性肾炎。现处理的重点是 A.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B.用头孢三嗪 C.环磷酰胺冲击 D.保证液体入量 E.甲泼尼龙冲击 答案与分析 1.[答案]D [考点]急、慢性肾炎的区别 [分析]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可从临床及实验室进行鉴别。一般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短、 预后好,其病理改变多为渗出增生性。慢性肾炎病程长、多有肾功能损害、贫血、高血压等, 其病理改变多为膜性或膜增殖,两者鉴别可通过肾活检明确区分。 2.[答案]D [考点]小儿肾功能 [分析]小儿肾功能2个月时为成人半量,2岁时达成人水平。 3.[答案]C [考点]小儿排尿 [分析]小儿可自动控制排尿的年龄约为1.5~2岁,但和生活习惯及训练有关,如长期使用尿布自动控制排尿则晚。 4.[答案]A [考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免疫病理研究已证实急性 肾炎是在急性链球菌感染过程中引起弥漫性肾小球免疫炎症性损伤,而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过程。 5.[答案]C [考点]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急性肾炎早期水肿多为眼睑肿,病程进展可出现下肢水肿。少尿系由于肾小球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致。血尿是常见症状,可以是肉眼或镜下血尿,常伴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 6.[答案]A [考点]急性肾炎鉴别诊断 [分析]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炎临床表现均可有浮肿、少尿、高血压,两者很相似,但急进性肾炎少尿或无尿持续时间较长,且伴有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病程较重,其常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多转慢性,预后严重或死亡。而急性肾炎多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7.[答案]E [考点]高血压脑病诊断、鉴别诊断 [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程早期突然惊厥,应首先想到高血压脑病。因此时患儿血压可很高,有时收缩压可达mmHg以上,极易引起惊厥。抽风前多有头晕、眼花或呕吐等症状。鉴别:①高热惊厥和低钙惊厥多见于婴幼儿;②低钠惊厥多由严重水潴留血钠被稀释所致,及时查血钠有助鉴别;③低血糖引起惊厥在新生儿常见,儿童及成年人多与糖尿病有关,应详细询问病史。 8.[答案)B [考点]急性肾炎发病机制 [分析]急性肾炎起病常在前驱感染1~3周后发病,这一间歇斯正符合抗体形成所需之时间,而且在肾脏并无链球菌局部感染之证据。表明急性肾炎是链球菌感染所致免疫性疾患。 9.[答案]B [考点]急性肾炎严重病例发生时间 [分析]多发生在2周内,这是因为此时病理改变发展达高峰。此时肾小球病理改变多表现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病变弥漫,由于增生和渗出肾小球体积增大、毛细管腔变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少尿、水钠潴留等一系列症状,与急进性肾炎很难鉴别,但急性肾炎多为自限性疾病,如保守治疗渡过此期,预后良好。 10.[答案]C [考点]血尿诊断 [分析]肾小球性血尿为全程性血尿,可用三杯尿检查来说明。如第一杯出现血尿多为 尿道或后尿道病变引起;如第三杯出现血尿多指膀胱三角区或膀胱颈部病变所致,只有全程均匀一致性血尿为肾性来源。 11.[答案]D [考点]急性肾炎与抗链“O”的关系 [分析]ASO为链球菌产生毒素之一,具很强抗原性,急性肾炎时ASO阳性率为50%~80%,通常于感染后2~3周出现,3~5周时滴度最高,50%病人于半年内转阴,75%于一年内转阴,但早期应用抗生素可影响ASO阳性率,且有些致肾炎菌株可以不产生溶血素O,所以ASO滴度高低与肾炎程度无关。 12.[答案]E [考点]急性肾炎的病理改变 [分析]急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病变,多为一自限性病理 过程,如经保守治疗能渡过急性期,肿大的肾小球可缩小,渗出可吸收,肾小球滤过率可恢 复,预后多良好。而其他病理改变病情多严重,临床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13.[答案]C [考点]血尿鉴别诊断 [分析]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判断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近年应用相差显微镜 及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认为当尿中红细胞形态以变形红细胞为主时属肾小球性血尿,而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同一,则为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实质性病变时红细胞通过基底膜受挤压,并受肾小管渗透压作用而变形,尿中红细胞变形程度和肾病变严重程度相一致。因此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区别血尿来源于肾小球疾病或非肾性如高钙尿症、左肾静脉受压(胡桃夹现象),而无助于肾小球本身各类疾病的鉴别。 14.[答案]C [考点]蛋白尿诊断 [分析]选择性蛋白尿是指以小分子量尿蛋白为主。小分子蛋白尿多见于单纯性肾病, 而其他病理类型改变由于基膜受损,大、中分子蛋白亦可漏出,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因此在鉴别肾小球微小病变与非微小病变方面有一定意义。 15.[答案]C [考点]血尿鉴别诊断 [分析]肉眼血尿反复发作,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IgA肾病。IgA肾病是免疫病理诊 断,肾活检时肾小球有免疫荧光IgA沉积,国外报告1/3血尿病人为IgA肾病。特别在尿筛查表现为血尿的病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对血尿病人当疑及此病时,在未作肾穿诊断时应在诊断上打个问号以示为密切观察随访。鉴别:①急性肾炎早期可有血尿但血尿反复发作者少见。②狼疮性肾炎多见于女孩,常有多系统受累表现,病情较重,预后严重。③膜性肾病可有血尿但多不重,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激素多不敏感。治疗多需综合治疗。病程较长,病程进展多缓慢。④反流性肾病多以反复尿路感染为主要表现,而不是血尿反复发作。 16.[答案]A [考点]肾小球滤过率指标 [分析]最能准确反应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指标是内生肌酐清除率。GFR是指单位 时间(分钟)从双肾滤过的血浆毫升数。临床上多采取留24小时尿量同时测血肌酐以此计 算清除率,不受饮食及环境影响,而尿素氮和血肌酐可受蛋白摄入情况及肠道吸收功能影响。 17.[答案]D [考点]蛋白尿鉴别 [分析]非选择性蛋白尿不符合单纯性肾病。单纯性肾病多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且多以 小分子选择性蛋白尿为主,这是因为单纯性肾病基底膜无明显损害,主要以电荷改变为主所致,因此不会出现大中分子蛋白尿。其他病理类型如膜性肾病(基膜明显增厚有钉突形成)、膜增殖性肾病(基膜增厚呈双轨)基膜明显受损,大、中分子蛋白均可漏出,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18.[答案]A [考点]肾病综合征临床特征 [分析]肾病综合征的特征中最主要的是大量蛋白尿(成人蛋白>3克/日,小儿每公 斤体重>毫克)。由于尿蛋白大量丢失,血浆蛋白下降,白蛋白也降低,继而引起血胆固醇升高,脂蛋白代谢异常。因血浆白蛋白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可引起明显浮肿,但最主要改变是大量蛋白尿。 19.[答案]C [考点]肾病鉴别诊断 [分析]肾炎性肾病不同于单纯性肾病的是血尿、高血压。单纯性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 微小病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明显改变,只有在电镜下才可见基膜上皮细胞融合产生蛋白尿。肾炎性肾病的病理改变多为非微小病变,包括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病等,因其病理损害明显故多有血尿、高血压。且激素多不敏感,治疗较困难,多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甲泼尼龙冲击或环磷酰胺冲击方才使病情逐渐稳定,预后较单纯性肾病差。 20.[答案]E [考点]慢性肾炎病理 [分析]慢性肾功能减退速度主要取决于肾组织病理类型。肾组织病理类型决定预后。 但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加重病情,积极控制血压有利于病情恢复,综合治疗细心护理减少蛋白 质摄入特别是植物蛋白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21.[答案]A [考点]急性肾炎循环充血诊断 [分析]小儿急性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不包括心搏出量下降。急性肾炎患儿由于钠潴留使 血容量增多而出现循环充血。心脏出现代偿性搏出量增加、静脉压增高、心脏扩大、心率增快、肺血容量增多、肝充血、肿大。应注意急性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不是心衰,此时心搏出量不减少反而增多,心脏射血分数增高。 22.[答案]C [考点]单纯性肾病临床诊断 [分析]诊断为单纯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根据:①发病年龄为学龄前儿童;②临床表现 为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定量>mg/(kg·d);③无血尿(尿沉渣RBC<10个/HP);无氮质血症(BUN5.4mmol/L)。 23.[答案]D [考点]肾病综合征合并症诊断 [分析]肾病综合征可合并高凝状态,出现血栓栓塞,当患儿突然出现肉眼血尿伴腰痛 时,最可能为并发肾静脉血栓形成,可通过超声或核磁证实,并可用溶栓治疗。 24.[答案]E [考点]急性肾小球肾炎重症病例 [分析]患儿为学龄前儿童,急性起病,有明显水钠潴留,表现水肿、血压高;心率快、不能平卧,肺底有细小水泡音,肝大肋下3.5cm。符合急性肾炎合并循环充血,治疗应以利尿为主。 25.[答案]B [考点]肾炎性肾病病例分析 [分析]患儿水肿一个月,尿蛋白定量24小时为3.5g,符合肾病诊断。其蛋白尿为非选择性且伴有C3下降,最大可能为肾炎型肾病。 26.[答案]E [考点]急进性肾炎处理 [分析]急进性肾炎处理重点是甲泼尼龙冲击。急进性肾炎病理改变多为渗出和增殖, 可形成新月体,病情严重,进展迅速,一般治疗多无效,当前最主要是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有可能挽救病情。需要时可进行血透或腹膜透析渡过极期。 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