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永庆(医院) 心动过速分为两类,一类为窄QRS波心动过速,包括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顺向性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持续性交界性折返性心动过速(PJRT)、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IST)、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AAT)、自律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AAVJT)、心房扑动(AF)、心房颤动;另一类为宽QRS波心动过速,包括.室性心动过速(VT)、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预激性综合征等。 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目前分别为折返机制、触发机制、自律性增高机制三种。折返机制依然为主要机制,其发生心动过速与心脏某部位存在解剖、功能或病理性双径路或多径路有关,两条径路中其中一条为快径路,多呈单向阻滞,另一条径路为慢径路,当激动在快径路单向阻滞,而从慢径路缓慢传导到快径路一侧时,若其不应期已经过去,则激动得以逆传,激动若再从慢径路缓慢下传,如此循环折返,就形成心动过速。 食管心房调搏对心动过速的价值主要是:1、诱发与诊断折返性心动过速;2、诊断与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3、快捷治疗心动过速。 一、诱发与诊断折返性心动过速 1、诱发与诊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程序心房起搏、递增性心房起搏及短猝心房刺激方法诱发与复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特点为:⑴、程序心房起搏时未有房室结双径路特征;⑵、可诱发窄或宽QRS波心动过速;⑶、窄QRS波心动过速的RP间期>70ms;⑷、依据食管与V1导联标测,判断旁道位置,若食管RP间期<V1导联RP间期,提示旁道位于左房室间。若食管RP间期>V1导联RP间期,提示旁道位于右房室间。若食管RP间期=V1导联RP间期,提示旁道位于房室环中部。依据P′在II、III、aVF导联方向确定旁道是位于前或后房室环中部,若P′在II、III、aVF导联倒置,提示旁道位于后,反之则位于前;⑸、以程序心房起搏诱发心动过速的联律间期确定折返带,折返带越宽,心动过速发作几率越大。 心电图特征:1.程序心房起搏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2.RP≥70ms,;3.RPE<RPV1;4.P′II、III、aVF倒置,提示为左房室顺向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1.递增心房起搏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2.RP≥70ms,;3.RPE=RPV1; 4.P′II、III、aVF倒置,提示为左后房室顺向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1.V1导联示预激综合征;2.程序心房刺激诱发与V1导联一致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提示为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2、诱发与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程序心房起搏、递增性心房起搏及短猝心房刺激方法诱发与复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特点为:⑴、程序心房起搏时可见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特征;⑵、可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⑶、若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则RP间期<70ms;⑷、食管与V1导联标测,食管RP间期=V1导联RP间期,提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⑸、以程序心房起搏诱发心动过速的联律间期确定折返带,折返带越宽,心动过速发作几率越大。 心电图特征:1.程序心房起搏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2.长PR间期后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2.RP<70ms,;3.RPE=RPV1,提示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3、诱发与诊断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程序心房起搏、递增性心房起搏及短猝心房刺激方法诱发与复制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特点为:⑴、可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伴有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增宽;⑵、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⑶、心律多规则,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时可不规整;⑷、RP′间期>P′R间期。 心电图特征:1.程序心房起搏诱发心动过速;2.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3.前部为2:1房室传导,后部为1:1房室传导;4.RP′间期>P′R间期,提示为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但房室阻滞与室内差异传导。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 宽QRS波心动过速可见于阵发性室速、室上速伴室内差异传导、室上速伴束支阻滞、预激旁道前传性心动过速、电解质紊乱或药物所致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及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通常情况下,宽QRS波心动过速由于心率快、QRS波增宽,P波在体表心电图上常常不易识别,而食管心电图具有显示高大P波优势,而且可以移动食管导联,显示不同形态的P波,这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宽QRD波心动过速性质与部位极有帮助,同时,对于P波不甚清晰的窄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亦具有重要价值。 1、窦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阻滞
2、房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传导
3、阵发性室速伴室房3:2阻滞 三、快捷治疗心动过速 对于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扑、房颤患者,可以通过食管心房调搏方式快捷终止折返性心动过速,或将1:1、2:1房扑先转为房颤,减慢心室率,然后房颤多可自行消失。 1、食管心房起搏终止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S1S1刺激终止隐匿性左后间隔旁道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2、Burst刺激终止房扑转为房颤,后自行恢复窦性心律 S1S1刺激终止心房扑动,先转为房颤,后恢复窦性心律 3、Burst刺激终止宽QRS波心动过速后显示右束支阻滞 Burst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右束支阻滞 精神障碍疾病我国每13人中就有1人患手腕受伤了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