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男性,有抑郁病史,自服无水咖啡因粉40g试图自杀,出现昏迷和癫痫样表现,被送入急诊科。事件发生前,患者无心律失常、晕厥、癫痫样症状、心脏骤停等情况。无晕厥或心脏性猝死家族史。入院时查体:心率次/分,血压/72mmHg,体温35.8°C,呼吸35次/分。实验室检查:血钾2.3mmol/L,CKU/L,血清乳酸7.2mmol/L,血清PH值7.,血钙、血镁正常。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包积液或舒张末期左右心房塌陷。12导联心电图如图1所示,这是哪种心律失常,应如何管理?图1入院时12导联心电图12导联心电图显示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各导联QRS波群交替变化,电轴+40°~+°,右束支阻滞图形。I、V3导联可见逆行P波。对两种形态的QRS波群之间的关联进行仔细分析发现,X–X间期为ms,Y–Y间期为ms,心动过速的速率为次/分,心动过速周期为ms。X-Y间期固定为ms,Y-X间期固定为ms,在整个心动过速中连续发生(图2)。图2初始12导联心电图注释版给予J同步直流电心脏复律,心动过速被暂时中止,但复律后再次出现,为多形性室速,演变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图3A)。静脉给予胺碘酮mg,快速性心律失常仍然存在,但从宽QRS波群变为窄QRS波群,呈交替变化(图3B)。这些发现强烈提示为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VT),起源于His-Purkinje系统,传导率为1:1。图3长II导联心电图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罕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洋地黄中毒、乌头中毒、心肌炎以及导致去极化和触发活动后心肌细胞激动延迟的疾病。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典型心电图表现是存在BVT,特征为QRS波群电轴°交替,窦性心律恢复后相对心动过缓。 咖啡因中毒引起的BVT非常少见。咖啡因可作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并通过从肌浆网释放钙来增加心肌细胞内钙水平,肌浆网是延迟后去极化的重要发生器。咖啡因的分子量小(g/mol),蛋白结合率低(10%~35%),低分布容积(0.6~0.8L/kg),因此常规血液透析可以很容易地清除。考虑到患者有严重的酸中毒和咖啡因中毒,进行了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3小时后,咖啡因水平从.4μmol/L降至.4μmol/L。透析后,患者无心悸,随后的系列心电图中几乎没有记录到心室异位搏动,负荷测试期间未发现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重复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无心律失常(图4)。图4透析后12导联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文献索引:Ping-HuangTsai,YuanHung,PaulingChu.YoungMaleWithIncessantlyAlternatingTachyarrhythmias.Circulatio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